虽然说可以一次插上三个弹夹,也就是100多发。
但是这样一来,也是增加了弹药手的工作量。
而这在紧张的战斗中,是致命的。
一旦死伤一两个人,整个防空节点就会出现问题。
赵清玉看到这里,不由得叹气。
从这细节上,他一看就明白了。
这肯定是因为穷困导致的。
CD两公司,从记忆中得知,战斗力强,意志力强,但资源匮乏,正在拼命扩张。
而AB两公司就是属于提前吃饱的。
所以说C公司在设计武器时,不舍得一次装太多弹药。
唯恐射手射上劲头,一口气将宝贵的子弹,都给打出去。
这种事,并不奇怪。
在高度紧张,随时都会死亡的几分钟内,谁会考虑到节约弹药?
一激动,上千发子弹打光,是很平常的事。
但是,这样一来,就大大增加了弹药消耗。
在他记忆中,C公司明明有钢盔却很少用,明明有大量炮弹却很少用。
明明有自动武器,却还是用拴动步枪,打一枪拉一下。
这大大降低了防御力量。
很显然,其他人也看出了这一个问题。
所以说他们才弄出更多的弹夹,用来进行弥补。
典型的缺陷思维,既要还要。
很快,雪山号,就开始出航了。
这一次的任务,是跟着一支运输船队,它是作为护卫的一方。
这是为了防止对方飞机袭击,同时进行反潜作业。
A国和B国的海军实力非常强大。
尤其是潜艇方面,也很强大。
而C国和D国,强大的方面,是在陆军与空皲方面。
海皲方面并不是太强。
同时他们也加强了潜艇建设,然而因为偏重原因,潜艇的数量一直不多,只是战术在尽量更新。
而当赵清玉了解到这点的时候,他根据自己的老经验,觉得C公司和D公司有可能搞不过对方。
因为你海军不行,而现在作战,又主要是在海上。
如此一来,抢夺海上群岛的时候,肯定处于劣势。
赵清玉都想不明白,为什么C公司和D公司有胆量挑战A和B公司的。
很快这支运输舰队,就开始出发了。
这运输船上,携带着许多破损的装备,还有很多伤员。
总之是需要运到后方进行维修的。
这更加让赵清玉无语。
伤员是必须运送的。
但是破损装备,就地报销就是了,还要浪费宝贵的舱位。
这就代表着后方生产力不充足。
工业时代,最发愁的不是生产不够,而是市场不够。
生产是远远过剩的。
所以工业喜欢战争。
一次大战,就能消耗掉几个月的产能。
这让他们非常高兴。
当然总体资源还是损耗的。
只是部分人得益。
这支运输队,回去之后,将从后方运来炮弹、子弹,还有新的兵员。
这将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护送任务。
然而,他们却仅仅出动了三艘重巡,8艘驱逐舰。
由此可见,C公司在海上的力量,是捉襟见肘。
这一次的护航任务,已经很重要。
他们却只出动这么一点护航船只。
要知道,里面都没有航母。
这让赵清玉非常生气。
“可恶,上面的人都是傻瓜吗?”
“明明知道飞机非常可怕,他们为什么还不让航母去护航?”
他在私底下发着牢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