吴介听了王颖的话,心中不禁一动。他知道王颖说的有些道理,但是他对大宋的忠诚让他无法轻易做出决定。他紧紧握着拳头,心中天人交战,不知道该如何抉择。
突然,他的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出征的时候,沿途大宋百姓曾经为自己的军队送粮送水、欢呼雀跃的场景。那些善良的百姓们,对他充满了信任和期望,希望他能够带领他们抵御外敌,保卫家园。
还有那些与他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们,他们一起经历了无数的战斗,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情谊。如果他现在继续留在大宋,给宋朝的那些人卖命,我的这些兄弟们恐怕没多久就会全部战死吧!
吴介咬了咬牙,他意识到大宋朝堂如今腐朽不堪,自己空有一腔报国热血,却处处受到掣肘。继续为这样的朝廷卖命,兄弟们的牺牲只会毫无意义。
“王颖,我明白了。”吴介缓缓地抬起头,他的目光如炬,透露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。他深吸一口气,接着说道:“我不能再让兄弟们白白送死,更不能让无辜的百姓们继续受苦。所以,我决定听从你的建议。”
听到吴介的这番话,王颖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。她轻轻点头,表示对吴介的决定表示认可,然后说道:“吴将军,你的决定非常英明。只要我们携手合作,一定能够创造出一番新的局面。”
然而,吴介并没有立刻将这个决定传达给其他人。因为他心里很清楚,军队里有许多世家子弟,他们都是朝中权贵安插进来的人。如果自己贸然将消息泄露出去,恐怕这些人会借机闹事,给他带来不必要的麻烦。
毕竟,这些世家子弟在军队中担任着中高层的职务,他们在军中也有一定的能力和影响力。若是他们联合起来闹事,恐怕自己还真的难以压制得住。所以,吴介决定暂时对这个决定保密,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再公之于众。
于是,在接下来的数天里,他开始秘密地召集那些他最为信任的亲信们。他将自己深思熟虑后的决定逐一告诉他们,并与他们详细商讨了具体的计划和步骤。
当他将自己的亲信全部说服之后,觉得一切都已准备就绪,他决定将这个决定公开告诉那些他认为还可以信任的人。
这一天,他把这些人召集到一起,面色凝重地向他们宣布了自己的决定。然而,当他说完之后,现场一片哗然,这些人全都惊愕不已。
其中一人瞪大了眼睛,满脸难以置信地说道:“元帅,这可是叛国之举啊!我们一直以来都在为国家效力,怎么能如此轻易地就倒戈相向呢?”
吴介的神色同样凝重,他缓缓地拍了拍这位亲信的肩膀,语重心长地解释道:“我又何尝不知道这是叛国呢?但你们看看如今的大宋朝廷,昏庸无道,我们的付出和牺牲根本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。相反,梁国的势力却在逐渐壮大,如果我们能够投靠梁国,不仅可以保住兄弟们的性命,也许还能让百姓们少受一些战乱之苦。”
这些人听了吴介的话,虽然心中仍然有所犹豫,但想到他们目前在大宋的艰难处境,也不禁开始渐渐动摇起来。
就在这时,突然有亲信神色慌张地跑来禀报:“大人,不好了!那些世家子弟竟然联合起来,又一次前来逼宫!他们口口声声要求您立刻起兵,火速赶往洪州护驾呢!”
原来,这些大宋朝的官员们在一路逃亡后,最终落脚在了洪州。在这里,他们竟然扶植起赵家遗留下来的另一个人赵存当皇帝,妄图继续维持他们的统治。
然而,最近这些官员们的日子可并不好过。由于从前线败退下来的那些浪人对他们虎视眈眈,一直想要从他们手中抢夺那些带出来的金银粮草,双方之间已经爆发了数场激烈的战斗。
可叹的是,宋朝方面只能依靠刚刚招募的新兵去对抗那些精锐的浪人,其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——宋朝军